当前位置:首页>组织建设

“融”党建之力 “心”民生之需 --新华街道新海社区“五融五心”工作法 打造民生幸福样板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0  分享到:

新华街道新海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深化党建融合发展新思路,创新打造“五融五心”工作法,持续擦亮“新心相融”党建品牌。以“融汇”凝聚合力实现管理同心、以“融志”传递温暖实现服务爱心、以“融议”畅通渠道实现和谐安心、以“融心”贴近群众实现幸福舒心、以“融文”凝聚共识实现文化凝心,通过这一系列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的举措,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化解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让民生服务更加精细、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真正实现党组织与民生同频共振、与民心双向奔赴,更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绩实效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生动谱写新时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融汇”聚合力,管理同心谱新篇。社区以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关键小事”为切入口,围绕“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共同参与”主线,积极探索“组织全覆盖、服务全响应”的融合党建模式,联合辖区机关企事业包联单位、在职党员、物业公司等多方支援力量,开展组织阵地联享、红色网格联治、精神文明联创、实事为民联办、公益事业联动、生活环境联建的“六联共建”活动,进一步构筑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社区基层治理“共同体”,汇聚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凝聚人心的强大合力,真正实现基层聚集民心、基层整合资源、基层解决问题的闭环一站式服务,展现出基层治理“新面貌”。

“融志”党旗红,服务爱心践初心社区将志愿服务作为深化基层治理、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党员先锋为引领”,构建起“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精准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重点群体,创新开展以助老、助残、助困、助成长为核心的“爱心四助”活动,组织党员带头认领“微心愿”,动员包联单位、热心居民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志愿服务从“单打独斗”向“共建共享”转变,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需要的每个角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家家户户,让居民“近”享贴心服务,助推“热心人”志愿服务队以新的姿态、新的举措、新的成绩,开创志愿服务新局面,更好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志愿红”成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成为居民生活中最温暖的底色。

“融议”和为贵,和谐安心解百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多方力量,“协商议事”议出高质量。社区以新华街道开展“新事好商量”为契机,进一步延伸拓展工作思路,牵头搭建一新一议”议事平台,“协商小事、共商大事、快商急事、众商难事”为原则,发动居民、“两代表一委员”、包联单位、老党员、物业、业委会等多主体参与,通过面对面互动式讨论,在“拉家常”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协调解决群众难点、痛点问题。运用乌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海勃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平台、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融心”零距离,幸福舒心惠民生社区秉持“把居民当‘家人’,把社区当‘家’建”的服务理念,将民生事、民心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做实做细做好每一项服务,着力拉近与居民的心灵距离,让温暖直抵人心。坚持“一张网”工作机制,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以入户走访有心、服务居民热心、了解问题用心、解决诉求耐心为原则,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常态化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文化休闲场所,让长者乐享晚年;为青少年提供拓展课外知识的讲堂,涵盖科普、安全教育等内容,助力成长;为特殊人群提供“点对点”帮办代办上门服务,构建全龄化覆盖、全时段响应、有温度传递”的互动服务模式,实实在在解决居民的“心头事”,帮助居民缓解“后顾之忧”,全力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幸福生活圈”,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便捷。

“融文”筑信念,文化凝心促和谐社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以文聚人、以文悦人、以文化人的强大功能。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国文化、传统文化、生活文化和邻里文化活动,以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的真实情感,增强听党话的行动自觉,树牢跟党走的信念信心。在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构建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环境优美的良好局面持续注入强大动力。